我国幅员广大,养老不可能是一种模式。归根结底,无非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两大类。其实,还可以有第三类,即:把养老院建立在老人家中。
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各有利弊。社会养老固然优越性很多,但目前老院还是有明显的缺陷,甚至让很多人望而生畏。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富裕的把养老院建在家中老人,对社会养老也
有诸多顾虑。养老院条件再好,也缺乏家庭养老所特有的亲情与温馨,更缺乏家庭特有的自由。就像住宾馆,住几天可能感觉不错,但时间长了便会怀念自家的“一亩三分地”。更不必说蜗居在大车店、小旅店了。大概除了伦理道德观念,这是人们不愿接受养老院的重要原因吧。
把养老院建在老人家中,不失为解决上述矛盾的好办法。此举的首例者是大连市沙河口区。经过近两年的苦心经营,现在,这个区的家庭养老院已遍布各个角落:全区共有245户、338位老人成立家庭养老院。在这里,以老人的住房为条件,以老人家庭为依托,由街道家庭养老院服务中心为老人选派养护员,入户服务。有了这种“家庭养老院”,空巢老人得到适当照顾,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,其子女也可免除后顾之忧。由于是以养护员入户服务的方式取代集中吃、住、服务,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来的各种养老资源,大大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,同时,也便于因人而异,开展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、计时养老服务、日托养老服务、健康养老服务、家教服务等都是深受欢迎的服务项目。老人的不同需求可得到相对满足。
当然,家庭养老院还处于萌芽状态,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、研究。尤其是如何确保养护员素质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,应是重中之重,也是家庭养老院成败的关键。祝愿养老事业越来越兴旺!
“建院至今已先后收住了近千人,不少老人排队等候入住。建在居民区的养老院优势明显,老人养老不离家,想回家看看很容易,始终未脱离熟人社会。”--马长寿2016.1.9《中老年时报》